目前没城市出现LPR“转正”(即LPR上调)致使的房贷利率上**况,反而部分城市房贷利率因LPR保持低位及加点幅度调整而持续走低。具体剖析如下:
1、LPR价格的稳定性与房贷利率基础
LPR连续三个月未调整
2025年8月20日公布的LPR价格显示,1年期LPR为3.0%,5年期以上LPR为3.5%,均较上月维持不变。这是LPR连续第三个月保持这一水平,为房贷利率提供了稳定的定价基准。
LPR下调后的市场反应
今年5月,LPR曾迎来年内初次下调,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。此后,尽管LPR未再调整,但房贷利率因市场供需关系、银行加点幅度调整等原因,仍呈现下行趋势。
2、城市房贷利率的差异化调整
一线城市房贷利率分化北京/上海:首套房贷利率常见实行LPR+20BP(即3.7%),二套房贷利率则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,如北京五环内二套房贷利率为LPR+60BP(即4.1%),五环外为LPR+30BP(即3.8%)。
深圳:首套房贷利率可低至LPR|45BP(即3.05%),二套房贷利率为LPR|5BP(即3.45%),显示出一线城市中房贷利率的差异化调整方案。
强二线城市房贷利率下探杭州:首套房贷利率稳定在LPR+30BP(即3.8%),但部分银行对优质客群提供LPR+15BP(即3.65%)的专项打折。
南京:对特定优质客群开放LPR+15BP(即3.65%)的房贷利率打折,同时支持商转公组合贷,进一步减少购房本钱。
武汉:首套房贷利率降至LPR|25BP(即3.25%),显示出强二线城市在房贷利率调整上的灵活性。
部分城市房贷利率触底多数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已经触底,保持在3.0%左右。这是由于3.0%是多数银行房贷业务的“生死线”,若LPR下调10BP且加点不变,利率将降至2.9%,银行将面临亏损。因此,银行在加点幅度上趋于小心,防止利率过低影响盈利能力。
3、房贷利率调整的深层逻辑
银行加点幅度的方案性调整
房贷实质利率由LPR与加点组成,加点由银行依据自己状况、市场供需关系等原因确定。在LPR保持低位的状况下,银行通过调整加点幅度来平衡风险与收益。比如,广州、苏州等城市在LPR下调后,通过调整加点幅度保持房贷利率在3%的底线。
政策导向与市场需要的平衡
房贷利率的调整不只受LPR影响,还受地方政策、市场需要等原因制约。比如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因人口流入、住房需要旺盛,房贷利率相对较高;而部分二线城市因库存重压较大,通过下调房贷利率刺激购房需要。
存量房贷利率的重定价效应
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与贷款合同中约定的“重定价日”紧密有关。若借款人的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,且重定价周期为1年,那样即便LPR在5月份下调,房贷利率也不会立即改变,需等到下一个重定价日才能根据新的LPR进行调整。这一机制致使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滞后于LPR变动,对市场的影响较为温和。